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3021
摘要:
【目的】为研究竹农人格特质,如个人意志和行为在竹林土壤退化防治技术采纳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方法】该文基于内外控人格特质理论,采用178份竹农的实地调研数据对竹林土壤退化防治技术采纳行为使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用IVprobi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内外控人格特质与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显著相关,相较于外控者,内控者更加倾向于采纳土壤退化防治技术。【结论】据此,建议政府部门在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时充分考虑农户的内外控人格特质,从而在对农户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和宣传时能够精准施策。
【目的】为研究竹农人格特质,如个人意志和行为在竹林土壤退化防治技术采纳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方法】该文基于内外控人格特质理论,采用178份竹农的实地调研数据对竹林土壤退化防治技术采纳行为使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用IVprobi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内外控人格特质与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显著相关,相较于外控者,内控者更加倾向于采纳土壤退化防治技术。【结论】据此,建议政府部门在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时充分考虑农户的内外控人格特质,从而在对农户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和宣传时能够精准施策。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3013
摘要:
【目的】为探索丛生竹林繁育大蚯蚓(Pheretima aspergillum)的可行性,分析林下蚯蚓产业发展对策。【方法】慈竹(Bambusa emeiensis)林投放大蚯蚓种苗和增施保水竹纤维菌剂,以本地小蚯蚓(Amynthas benignus)为对照,采用大区对比、重复试验的方法。【结果】四川丛生竹林大蚯蚓240 d的理论产量达2 686 kg·hm-2,产值可达53 000元·hm-2。竹林发展蚯蚓产业具有阴凉、少病虫、变竹枝竹叶为地龙药材、绿色生态等四大优点,需要解决水分供应和竹枝竹叶的快速降解两大难题,该研究探索了竹林林下经济发展的新途径。【结论】四川丛生竹林发展林下大蚯蚓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建议科学规划竹林蚯蚓产业,组织专门的人才团队开展科技攻关,深入研究林下蚯蚓生长发育规律、药用价值的变化以及对竹林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凋落物分解和林分生长的作用机理,为竹林下蚯蚓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目的】为探索丛生竹林繁育大蚯蚓(Pheretima aspergillum)的可行性,分析林下蚯蚓产业发展对策。【方法】慈竹(Bambusa emeiensis)林投放大蚯蚓种苗和增施保水竹纤维菌剂,以本地小蚯蚓(Amynthas benignus)为对照,采用大区对比、重复试验的方法。【结果】四川丛生竹林大蚯蚓240 d的理论产量达2 686 kg·hm-2,产值可达53 000元·hm-2。竹林发展蚯蚓产业具有阴凉、少病虫、变竹枝竹叶为地龙药材、绿色生态等四大优点,需要解决水分供应和竹枝竹叶的快速降解两大难题,该研究探索了竹林林下经济发展的新途径。【结论】四川丛生竹林发展林下大蚯蚓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建议科学规划竹林蚯蚓产业,组织专门的人才团队开展科技攻关,深入研究林下蚯蚓生长发育规律、药用价值的变化以及对竹林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凋落物分解和林分生长的作用机理,为竹林下蚯蚓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3002
摘要:
竹簰是安吉商品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最主要运输形式,在浙西北苕溪流域,已延续千年。该文详述了安吉“毛竹簰”的制作、使用、销售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安吉撑簰文化。
竹簰是安吉商品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最主要运输形式,在浙西北苕溪流域,已延续千年。该文详述了安吉“毛竹簰”的制作、使用、销售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安吉撑簰文化。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3031
摘要: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雷波县筇竹(Chimonobambusa tumidissinoda)资源总量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提出实现雷波县筇竹资源可持续发展同巩固脱贫攻坚紧密衔接乡村振兴建设目标的意见对策。【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县境内踏勘、座谈、调研,考察学习竹产业发展良好县市以及雷波县开展天然筇竹低效林改造取得的经验等方法,总结提出对策。【结果】(1)雷波县筇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箐口乡、黄琅镇、西宁镇等14个乡镇,总面积约为28 033 hm2 。县境内筇竹生长区域海拔为1 320 ~ 2 610 m。(2)县境内筇竹资源未开展系统化经营管理。因过度无序采笋,人畜活动频繁,导致林分质量下降和筇竹林分老龄化严重,县境内筇竹林基本为低产低效林。(3)筇竹是优良的笋材两用型竹种,当地仅以售卖鲜笋为主,对筇竹竹竿、旅游资源、人文情怀等均未充分融合开发利用。加工水平和工艺简单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结论】实现筇竹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和巩固脱贫攻坚紧密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需结合实际从筇竹发展整体规划、林权制度改革、地方技术标准制定、全面开展低效林改造、人工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加大科研探索、品牌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建设。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雷波县筇竹(Chimonobambusa tumidissinoda)资源总量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提出实现雷波县筇竹资源可持续发展同巩固脱贫攻坚紧密衔接乡村振兴建设目标的意见对策。【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县境内踏勘、座谈、调研,考察学习竹产业发展良好县市以及雷波县开展天然筇竹低效林改造取得的经验等方法,总结提出对策。【结果】(1)雷波县筇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箐口乡、黄琅镇、西宁镇等14个乡镇,总面积约为28 033 hm2 。县境内筇竹生长区域海拔为1 320 ~ 2 610 m。(2)县境内筇竹资源未开展系统化经营管理。因过度无序采笋,人畜活动频繁,导致林分质量下降和筇竹林分老龄化严重,县境内筇竹林基本为低产低效林。(3)筇竹是优良的笋材两用型竹种,当地仅以售卖鲜笋为主,对筇竹竹竿、旅游资源、人文情怀等均未充分融合开发利用。加工水平和工艺简单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结论】实现筇竹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和巩固脱贫攻坚紧密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需结合实际从筇竹发展整体规划、林权制度改革、地方技术标准制定、全面开展低效林改造、人工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加大科研探索、品牌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建设。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3035
摘要:
【目的】开展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下套种珍贵树种生长特性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为开展毛竹林下珍贵树种套种及混交林营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集中连片、立地条件一致的毛竹林,保留竹株1 800株·hm-2,选择大小一致的红豆树(Ormosia hosiei)、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和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3种珍贵树种进行套种,种植密度300株·hm-2。种植2年左右,分析测定不同树种生长、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以及抗氧化系统活性。【结果】3个树种中长势(地径和苗高)从高到低依次是天竺桂、红豆树和浙江楠;红豆树的Pn、Gs、Ci和Tr均高于其它2个树种;叶片叶绿素a、b、a+b含量和类胡萝卜素质量浓度从高到底依次为红豆树、浙江楠和天竺桂;毛竹林下红豆树POD、CAT活性显著高于浙江楠和天竺桂,SOD活性无显著性差异;浙江楠MDA显著高于红豆树和天竺桂,天竺桂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结论】红豆树对毛竹林地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是适合毛竹林下套种的优良珍贵树种。
【目的】开展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下套种珍贵树种生长特性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为开展毛竹林下珍贵树种套种及混交林营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集中连片、立地条件一致的毛竹林,保留竹株1 800株·hm-2,选择大小一致的红豆树(Ormosia hosiei)、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和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3种珍贵树种进行套种,种植密度300株·hm-2。种植2年左右,分析测定不同树种生长、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以及抗氧化系统活性。【结果】3个树种中长势(地径和苗高)从高到低依次是天竺桂、红豆树和浙江楠;红豆树的Pn、Gs、Ci和Tr均高于其它2个树种;叶片叶绿素a、b、a+b含量和类胡萝卜素质量浓度从高到底依次为红豆树、浙江楠和天竺桂;毛竹林下红豆树POD、CAT活性显著高于浙江楠和天竺桂,SOD活性无显著性差异;浙江楠MDA显著高于红豆树和天竺桂,天竺桂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结论】红豆树对毛竹林地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是适合毛竹林下套种的优良珍贵树种。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3038
摘要:
【目的】为有效提升我省竹林碳汇能力,科学指导经营策略,该文分析了浙江省“十三五”期间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碳储量变化规律。【方法】以2016—2020年期间浙江省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样地中的毛竹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样地和随机抽样相结合开展竹林碳储量调查与统计,分析了我省毛竹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结果】(1)毛竹林面积、林分总株数、立竹量3个指标总体均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分别从2016年的80.71万hm2、297 888万株和3 413株·hm-2,增长到2020年的82.82万hm2、326 644万株和3 603株·hm-2;(2)乔木层碳储量从2016年的2 455.19万t增长到2020年的2 878.23万t,年均占比超过92%,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碳储量占比从2016年的7.05%下降到2020年的6.33%;(3)毛竹碳储量总体估计精度达到90%,从2016年的2 689.01万t增长到2020年的3 096.78万t,林分碳储量占比达到98%以上。【结论】该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保证性和较高的准确度,可以及时反映我省毛竹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状况,为我省毛竹资源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目的】为有效提升我省竹林碳汇能力,科学指导经营策略,该文分析了浙江省“十三五”期间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碳储量变化规律。【方法】以2016—2020年期间浙江省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样地中的毛竹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样地和随机抽样相结合开展竹林碳储量调查与统计,分析了我省毛竹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结果】(1)毛竹林面积、林分总株数、立竹量3个指标总体均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分别从2016年的80.71万hm2、297 888万株和3 413株·hm-2,增长到2020年的82.82万hm2、326 644万株和3 603株·hm-2;(2)乔木层碳储量从2016年的2 455.19万t增长到2020年的2 878.23万t,年均占比超过92%,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碳储量占比从2016年的7.05%下降到2020年的6.33%;(3)毛竹碳储量总体估计精度达到90%,从2016年的2 689.01万t增长到2020年的3 096.78万t,林分碳储量占比达到98%以上。【结论】该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保证性和较高的准确度,可以及时反映我省毛竹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状况,为我省毛竹资源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3022
摘要:
竹笋作为1种高纤维、高蛋白、低脂肪的特色森林食品,符合现代消费者健康饮食的需求。然而,竹笋的采收季节较短,供应较集中,且采后代谢旺盛,不易贮藏保鲜,严重影响其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为进一步减少竹笋采后损失,提高竹笋利用率,该文综述了竹笋采收后的生理变化特征和贮藏保鲜技术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竹笋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提供新思路。
竹笋作为1种高纤维、高蛋白、低脂肪的特色森林食品,符合现代消费者健康饮食的需求。然而,竹笋的采收季节较短,供应较集中,且采后代谢旺盛,不易贮藏保鲜,严重影响其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为进一步减少竹笋采后损失,提高竹笋利用率,该文综述了竹笋采收后的生理变化特征和贮藏保鲜技术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竹笋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提供新思路。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2082
摘要:
【目的】富阳哺鸡笋(高节竹笋)(Phyllostachys prominens)具有优良的笋用特性,其中调味笋产品研发提升了品质和价值。深入挖掘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推广富阳哺鸡笋具有典型意义。【方法】阐述了高节竹笋的品质特征,介绍了工艺描述以及制作技艺,讨论了竹笋市场开发的应用前景。【结果】以优质高节竹笋为原料,采用原料验收、分级、盐渍、切段、选级、脱盐漂洗等近30道工序,制作出适合国内外不同口味喜好的调味笋系列,实现撕袋即食和高值加工,开发出大众竹笋消费市场,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对富阳哺鸡笋的品味需求。【结论】调味笋的开发,使高节竹的潜在价值得到拓展和延伸。发扬传承创新,结合农家乐休闲旅游开发,可以进一步发展农村竹笋经济。
【目的】富阳哺鸡笋(高节竹笋)(Phyllostachys prominens)具有优良的笋用特性,其中调味笋产品研发提升了品质和价值。深入挖掘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推广富阳哺鸡笋具有典型意义。【方法】阐述了高节竹笋的品质特征,介绍了工艺描述以及制作技艺,讨论了竹笋市场开发的应用前景。【结果】以优质高节竹笋为原料,采用原料验收、分级、盐渍、切段、选级、脱盐漂洗等近30道工序,制作出适合国内外不同口味喜好的调味笋系列,实现撕袋即食和高值加工,开发出大众竹笋消费市场,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对富阳哺鸡笋的品味需求。【结论】调味笋的开发,使高节竹的潜在价值得到拓展和延伸。发扬传承创新,结合农家乐休闲旅游开发,可以进一步发展农村竹笋经济。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3024
摘要:
【目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在保护国土生态安全、保障国家竹木材供给及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旨在解决新形势下毛竹林经营凸显的结构性问题。【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毛竹林经营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历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结果】将我国毛竹林经营发展划分为黄金发展时期和缓慢发展时期,梳理总结出毛竹林经营发展面临的抛荒和自然扩张两大困境,剖析二者形成根源和后果。【结论】最后从“山上”“山下”双管齐下的角度出发,针对性地提出实施退竹还林工程、提高毛竹林经营现代化水平、提升笋竹制品附加值、开发竹林经营增汇和竹制品替代减排项目等使毛竹林经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功能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持续发挥毛竹林竹材生产和碳汇等多种功能。
【目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在保护国土生态安全、保障国家竹木材供给及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旨在解决新形势下毛竹林经营凸显的结构性问题。【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毛竹林经营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历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结果】将我国毛竹林经营发展划分为黄金发展时期和缓慢发展时期,梳理总结出毛竹林经营发展面临的抛荒和自然扩张两大困境,剖析二者形成根源和后果。【结论】最后从“山上”“山下”双管齐下的角度出发,针对性地提出实施退竹还林工程、提高毛竹林经营现代化水平、提升笋竹制品附加值、开发竹林经营增汇和竹制品替代减排项目等使毛竹林经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功能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持续发挥毛竹林竹材生产和碳汇等多种功能。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3004
摘要:
竹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涵盖于景观园林、建筑居舍、诗词歌赋、书画及器物制造等诸多方面,与中国劳动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通过对竹资源、建筑与景观园林、竹造器物和咏竹文学等层面进行竹文化起源和历史生成的考证,认为竹文化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秦汉之前是其萌芽时期,直至两汉时期开始得到儒家、道家推崇,逐渐融入到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其内涵,奠定了后代文人墨客的狂热化追求。从“自然之竹”到“人文之竹”,竹文化生成对华夏文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族文化追求取向与价值择取标杆,为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建设提供了标志性、地域性和民族性标识,同时对民族本土文化信仰体系与文化传承均具有重要启示。
竹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涵盖于景观园林、建筑居舍、诗词歌赋、书画及器物制造等诸多方面,与中国劳动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通过对竹资源、建筑与景观园林、竹造器物和咏竹文学等层面进行竹文化起源和历史生成的考证,认为竹文化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秦汉之前是其萌芽时期,直至两汉时期开始得到儒家、道家推崇,逐渐融入到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其内涵,奠定了后代文人墨客的狂热化追求。从“自然之竹”到“人文之竹”,竹文化生成对华夏文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族文化追求取向与价值择取标杆,为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建设提供了标志性、地域性和民族性标识,同时对民族本土文化信仰体系与文化传承均具有重要启示。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3011
摘要:
【目的】该文撰写的主要目的是为引起读者对椅类家具稳定性的重视,从设计阶段提升椅类稳定性。【方法】以弓形椅为例,运用建模法、有限元分析法以及试验验证法分析评估稳定性。【结果】分析评估的结果为弓形椅稳定性不合格,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该优化方案稳定性显著提升,将优化后的设计方案制作样品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再次验证了稳定性显著提升。【结论】基于两次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验证得出运用有限元分析提升椅类稳定性是可行的结论。
【目的】该文撰写的主要目的是为引起读者对椅类家具稳定性的重视,从设计阶段提升椅类稳定性。【方法】以弓形椅为例,运用建模法、有限元分析法以及试验验证法分析评估稳定性。【结果】分析评估的结果为弓形椅稳定性不合格,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该优化方案稳定性显著提升,将优化后的设计方案制作样品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再次验证了稳定性显著提升。【结论】基于两次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验证得出运用有限元分析提升椅类稳定性是可行的结论。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2127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采伐带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新生竹叶片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及新生毛竹地上器官生物量,以寻求提高毛竹抵抗带状采伐干扰能力的最佳施肥模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将初次带状采伐的保留带作为此次的采伐带,初次带状采伐的采伐带作为本次的保留带),以采伐带宽、稀土用量及复合肥与生物炭肥比例为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对不同施肥模式下的毛竹叶片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及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带宽是影响采伐带毛竹叶片可溶性糖及地上生物量的重要因素。【结论】提高采伐带毛竹抵抗带状采伐能力的最佳施肥模式为A2B2C2,即带宽为8 m、稀土用量为35 kg·hm-2,复合肥与生物炭肥的比例为7∶3。
【目的】通过分析采伐带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新生竹叶片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及新生毛竹地上器官生物量,以寻求提高毛竹抵抗带状采伐干扰能力的最佳施肥模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将初次带状采伐的保留带作为此次的采伐带,初次带状采伐的采伐带作为本次的保留带),以采伐带宽、稀土用量及复合肥与生物炭肥比例为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对不同施肥模式下的毛竹叶片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及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带宽是影响采伐带毛竹叶片可溶性糖及地上生物量的重要因素。【结论】提高采伐带毛竹抵抗带状采伐能力的最佳施肥模式为A2B2C2,即带宽为8 m、稀土用量为35 kg·hm-2,复合肥与生物炭肥的比例为7∶3。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3023
摘要:
【目的】蚊子传播可怕的疾病,每年造成许多人死亡,不仅增加医疗成本且降低生产力。竹炭生产副产物竹醋液(BV)由于用途有限而造成大量过剩,因此寻找BV的新型用途和扩大消费成为竹子利用产业链急需的科技需求。【方法】该研究采用了几种简单、实用和多学科的方法来确定BV的驱蚊效果,包括前臂皮肤着陆试验(FLT)、小腿皮肤着陆试验(LLT)和蔗糖饲养生物测定法(SBB)。【结果】FLT结果表明,9.0%乙酸水溶液(AAWS)和BV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有较强的保护效果(94.9%),而商业液体杀虫剂和4.5%避蚊胺对白纹伊蚊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7.8%和90.8%。LLT结果表明,使用液体电热蒸汽器,BV和AAWS对白纹伊蚊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BV和4.5% AAWS及9.0% AAWS的保护水平分别为97.6%和85.2%及97.5%),商业杀虫剂保护水平为99.5%。SBB表明,蚊子被AAWS的气味击退。BV(6.6% AA)、4.5% AAWS、9.0% AAWS及4.5%避蚊胺处理后的落蚊数差异不显著,但BV(6.6% AA)、4.5% AAWS、9.0% AAWS、避蚊胺和蒸馏水处理后落蚊数差异显著。保护期由长到短依次为:避蚊胺(75 ~ 90 min)=BV(75 ~ 90 min)>甲酸(60 ~ 75 min)>乙酸(45 ~ 60 min)>丙酸(30 ~ 45 min)>丁酸(15 ~ 30 min)>水(0 min)。另外对供试BV进行气—质谱联用分析发现挥发性物质69种,其中酸类9.00%、酚类3.37%、酮类2.21%、酯类1.97%、糖类0.81%、胺类0.76%、醇类0.37%、其余有机物0.81%、水80.70%。安全性试验表明:BV小鼠骨髓微核率为阴性。【结论】BV可能部分取代杀虫剂、避蚊胺和精油作为个人防蚊的有效制剂。
【目的】蚊子传播可怕的疾病,每年造成许多人死亡,不仅增加医疗成本且降低生产力。竹炭生产副产物竹醋液(BV)由于用途有限而造成大量过剩,因此寻找BV的新型用途和扩大消费成为竹子利用产业链急需的科技需求。【方法】该研究采用了几种简单、实用和多学科的方法来确定BV的驱蚊效果,包括前臂皮肤着陆试验(FLT)、小腿皮肤着陆试验(LLT)和蔗糖饲养生物测定法(SBB)。【结果】FLT结果表明,9.0%乙酸水溶液(AAWS)和BV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有较强的保护效果(94.9%),而商业液体杀虫剂和4.5%避蚊胺对白纹伊蚊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7.8%和90.8%。LLT结果表明,使用液体电热蒸汽器,BV和AAWS对白纹伊蚊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BV和4.5% AAWS及9.0% AAWS的保护水平分别为97.6%和85.2%及97.5%),商业杀虫剂保护水平为99.5%。SBB表明,蚊子被AAWS的气味击退。BV(6.6% AA)、4.5% AAWS、9.0% AAWS及4.5%避蚊胺处理后的落蚊数差异不显著,但BV(6.6% AA)、4.5% AAWS、9.0% AAWS、避蚊胺和蒸馏水处理后落蚊数差异显著。保护期由长到短依次为:避蚊胺(75 ~ 90 min)=BV(75 ~ 90 min)>甲酸(60 ~ 75 min)>乙酸(45 ~ 60 min)>丙酸(30 ~ 45 min)>丁酸(15 ~ 30 min)>水(0 min)。另外对供试BV进行气—质谱联用分析发现挥发性物质69种,其中酸类9.00%、酚类3.37%、酮类2.21%、酯类1.97%、糖类0.81%、胺类0.76%、醇类0.37%、其余有机物0.81%、水80.70%。安全性试验表明:BV小鼠骨髓微核率为阴性。【结论】BV可能部分取代杀虫剂、避蚊胺和精油作为个人防蚊的有效制剂。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3020
摘要:
【 目的 】 为科学选择林下种竹地块,改进林下竹林培育措施,提高林地生产率,促进昭通竹产业发展。【方法】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太平镇二溪村选择不同郁闭度的落叶软阔林下种植的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林,分别随机抽取5丛金佛山方竹,对发笋数量、竹笋地径、竹子株数、竹子地径和高度进行调查。【结果】对发笋数量、竹子株数的影响为郁闭度0.3>郁闭度0.9>郁闭度0.6;对竹笋地径、竹子地径的影响为郁闭度0.3>郁闭度0.6>郁闭度0.9;对竹子高度的影响为郁闭度0.6>郁闭度0.9>郁闭度0.3。【结论】金佛山方竹幼林的竹笋、竹子的地径均与软阔林郁闭度呈负相关关系;软阔林郁闭度对发笋数量、竹子株数的影响是一致的,在郁闭度0.3时最大;软阔林郁闭度0.6时竹子高度最高;通过F检验,在95%可靠性下,软阔林郁闭度对发笋数量、竹笋地径、竹子株数、竹子地径和高度均没有显著影响。
【 目的 】 为科学选择林下种竹地块,改进林下竹林培育措施,提高林地生产率,促进昭通竹产业发展。【方法】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太平镇二溪村选择不同郁闭度的落叶软阔林下种植的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林,分别随机抽取5丛金佛山方竹,对发笋数量、竹笋地径、竹子株数、竹子地径和高度进行调查。【结果】对发笋数量、竹子株数的影响为郁闭度0.3>郁闭度0.9>郁闭度0.6;对竹笋地径、竹子地径的影响为郁闭度0.3>郁闭度0.6>郁闭度0.9;对竹子高度的影响为郁闭度0.6>郁闭度0.9>郁闭度0.3。【结论】金佛山方竹幼林的竹笋、竹子的地径均与软阔林郁闭度呈负相关关系;软阔林郁闭度对发笋数量、竹子株数的影响是一致的,在郁闭度0.3时最大;软阔林郁闭度0.6时竹子高度最高;通过F检验,在95%可靠性下,软阔林郁闭度对发笋数量、竹笋地径、竹子株数、竹子地径和高度均没有显著影响。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2071
摘要:
【 目的 】 东昌湖百竹园是以竹材资源为特色的竹子公园,是聊城市东昌湖景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旨在为竹子公园休闲景观建设与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方法 】 采用创新的景观量化模型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保留了问卷调查原始数据结构,并分析了景观特色因素和可信度系数等。 【 结果 】 调查研究显示,问卷可信度系数为0.948,平均满意度得分为61.03,潜变量相关系数值均大于0.5,总体满意度为较满意,但分数较低,说明百竹园景观还有较高提升空间。 【 结论 】 研究指出提升竹子公园游憩者满意度评价,采取改善交通安全、完善基础服务、满足多样需求、优化竹园竹景、融入特色文化等举措,精准优化竹园观赏环境,为竹子公园景观建设与后期满意度提升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
【 目的 】 东昌湖百竹园是以竹材资源为特色的竹子公园,是聊城市东昌湖景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旨在为竹子公园休闲景观建设与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方法 】 采用创新的景观量化模型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保留了问卷调查原始数据结构,并分析了景观特色因素和可信度系数等。 【 结果 】 调查研究显示,问卷可信度系数为0.948,平均满意度得分为61.03,潜变量相关系数值均大于0.5,总体满意度为较满意,但分数较低,说明百竹园景观还有较高提升空间。 【 结论 】 研究指出提升竹子公园游憩者满意度评价,采取改善交通安全、完善基础服务、满足多样需求、优化竹园竹景、融入特色文化等举措,精准优化竹园观赏环境,为竹子公园景观建设与后期满意度提升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3007
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绿竹(Bambusa oldhamii)笋用林的栽培管理水平。【方法】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与传统经营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水肥一体化技术能有效提早笋期10 d,提高产量38.47%,提高经济效益51.44%。【结论】水肥一体化能有效地提高绿竹笋用林的经济效益。
【目的】为了提高绿竹(Bambusa oldhamii)笋用林的栽培管理水平。【方法】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与传统经营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水肥一体化技术能有效提早笋期10 d,提高产量38.47%,提高经济效益51.44%。【结论】水肥一体化能有效地提高绿竹笋用林的经济效益。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390/jbr2022121
摘要:
笔者以毛竹为原料,采用冰醋酸与双氧水浸渍处理工艺,研究不同改性剂配比、冰醋酸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对竹材的顺纹抗弯强度、顺纹抗拉强度以及硬度的影响。通过XRD、FTIR、TG等仪器对改性竹材的化学成分及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竹材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随处理温度、冰醋酸和双氧水含量的升高而降低,相比于对照组抗弯强度平均降低44.5 %,抗拉强度平均降低59.9 %,硬度平均降低44.81%;TG和DTG热解峰值温度滞后,残渣率下降,说明内部冰醋酸含量增加,纤维素、半纤维素有部分被分解;经XRD分析表明改性竹材的结晶度下降约1.5 %,结晶度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有所降低;在1 250 ~ 1 377 cm-1区域的甲基、羧基吸收峰和3 415 cm-1处羟基吸收峰的增强,表明竹材内部亲水基团增加。因此,优选改性剂浓度配比为1∶1,处理温度为60 ℃,处理时间为24 h。
笔者以毛竹为原料,采用冰醋酸与双氧水浸渍处理工艺,研究不同改性剂配比、冰醋酸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对竹材的顺纹抗弯强度、顺纹抗拉强度以及硬度的影响。通过XRD、FTIR、TG等仪器对改性竹材的化学成分及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竹材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随处理温度、冰醋酸和双氧水含量的升高而降低,相比于对照组抗弯强度平均降低44.5 %,抗拉强度平均降低59.9 %,硬度平均降低44.81%;TG和DTG热解峰值温度滞后,残渣率下降,说明内部冰醋酸含量增加,纤维素、半纤维素有部分被分解;经XRD分析表明改性竹材的结晶度下降约1.5 %,结晶度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有所降低;在1 250 ~ 1 377 cm-1区域的甲基、羧基吸收峰和3 415 cm-1处羟基吸收峰的增强,表明竹材内部亲水基团增加。因此,优选改性剂浓度配比为1∶1,处理温度为60 ℃,处理时间为24 h。
显示方式:
2023, 42(2): 1-14.
doi: 10.12390/jbr2022117
摘要:
【目的】当今家具行业飞速发展,竹材在家具中的运用尤为重要,随着竹材加工工艺不断发展及竹材改性技术持续推进,如何将竹家具形态更加合理有效地运用在家具设计中,是亟待探讨的问题。【方法】竹材按照形态构成原理分为形、色、肌理3部分,其中“形”由点、线、面、体4个部分构成,该文立足于竹材形态构成原理,将竹材不同形态分别从本能、行为、反思这3个情感化设计层次进行分析及思考。【结果】在情感化设计的基础上,竹家具的设计应当从形式上突破、功能上创新、立意上新颖。【结论】由竹家具形态构成出发把握其设计要素,为竹家具现代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目的】当今家具行业飞速发展,竹材在家具中的运用尤为重要,随着竹材加工工艺不断发展及竹材改性技术持续推进,如何将竹家具形态更加合理有效地运用在家具设计中,是亟待探讨的问题。【方法】竹材按照形态构成原理分为形、色、肌理3部分,其中“形”由点、线、面、体4个部分构成,该文立足于竹材形态构成原理,将竹材不同形态分别从本能、行为、反思这3个情感化设计层次进行分析及思考。【结果】在情感化设计的基础上,竹家具的设计应当从形式上突破、功能上创新、立意上新颖。【结论】由竹家具形态构成出发把握其设计要素,为竹家具现代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2023, 42(2): 15-22.
doi: 10.12390/jbr2023014
摘要:
【目的】可迁移铬的不确定度是如实反应检测结果的置信度和准确性的重要指标,为掌握竹家具油漆涂层的可迁移铬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光谱分析法,探索建立其可迁移铬不确定度的评定技术。【方法】从样品前处理、测量重复性、样品称量以及检测反应体系中盐酸体积、样品溶液浓度以及稀释因子等全面衡量,建立分析数学模型,对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测量过程中测量重复性和样品浓度是产生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标准曲线的拟合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结论】可迁移铬测定应严格按标准配制溶液及拟合标准曲线,减少操作步骤,增加试验重复次数,从而降低样品测试过程中的不确定度。
【目的】可迁移铬的不确定度是如实反应检测结果的置信度和准确性的重要指标,为掌握竹家具油漆涂层的可迁移铬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光谱分析法,探索建立其可迁移铬不确定度的评定技术。【方法】从样品前处理、测量重复性、样品称量以及检测反应体系中盐酸体积、样品溶液浓度以及稀释因子等全面衡量,建立分析数学模型,对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测量过程中测量重复性和样品浓度是产生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标准曲线的拟合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结论】可迁移铬测定应严格按标准配制溶液及拟合标准曲线,减少操作步骤,增加试验重复次数,从而降低样品测试过程中的不确定度。
2023, 42(2): 23-30.
doi: 10.12390/jbr2022106
摘要:
【目的】为了解重组竹的受剪性能并安全高效地应用于结构设计。【方法】对3组不同工况下的重组竹标准小试件进行剪切试验,研究重组竹横纹、顺纹及面内剪切力学性能和应力—应变关系。【结果】重组竹横纹剪切强度最高,平均值为15.49 MPa,约是顺纹剪切强度的2.1倍、面内剪切强度的2.7倍。依据破坏模态对试件进行分类,提出相应的应力—应变表达式,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拟合较好。【结论】采用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对试验值进行统计分析,基于试验值计算累积分布函数下5%分位值和75%置信度水平下5%分位值的参数法容许极限(PTL),认为最优概率分布下的PTL能较好体现重组竹受剪力学特征。
【目的】为了解重组竹的受剪性能并安全高效地应用于结构设计。【方法】对3组不同工况下的重组竹标准小试件进行剪切试验,研究重组竹横纹、顺纹及面内剪切力学性能和应力—应变关系。【结果】重组竹横纹剪切强度最高,平均值为15.49 MPa,约是顺纹剪切强度的2.1倍、面内剪切强度的2.7倍。依据破坏模态对试件进行分类,提出相应的应力—应变表达式,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拟合较好。【结论】采用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对试验值进行统计分析,基于试验值计算累积分布函数下5%分位值和75%置信度水平下5%分位值的参数法容许极限(PTL),认为最优概率分布下的PTL能较好体现重组竹受剪力学特征。
2023, 42(2): 31-40.
doi: 10.12390/jbr2022100
摘要:
【目的】拓展可利用竹材资源。【方法】通过测定龙竹(Dendrocalamus giganteus)竹材接触角和体积渗透量,借助AFM和光学显微镜对龙竹不同横向部位(竹青、竹肉和竹黄)及不同纵向部位(根、中、梢)的表面润湿性和整体渗透性进行了研究,为龙竹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去除竹青竹黄后的试件整体渗透性提高约10%,表面润湿性提高约30%;不同纵向部位整体渗透性和表面润湿性都呈现出根部>梢部>中部的趋势,平均根部高出中部约23%,高出梢部约12%。【结论】龙竹适合作为原材料制备工程竹材运用于生物质建材。
【目的】拓展可利用竹材资源。【方法】通过测定龙竹(Dendrocalamus giganteus)竹材接触角和体积渗透量,借助AFM和光学显微镜对龙竹不同横向部位(竹青、竹肉和竹黄)及不同纵向部位(根、中、梢)的表面润湿性和整体渗透性进行了研究,为龙竹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去除竹青竹黄后的试件整体渗透性提高约10%,表面润湿性提高约30%;不同纵向部位整体渗透性和表面润湿性都呈现出根部>梢部>中部的趋势,平均根部高出中部约23%,高出梢部约12%。【结论】龙竹适合作为原材料制备工程竹材运用于生物质建材。
2023, 42(2): 41-47.
doi: 10.12390/jbr2023012
摘要:
【目的】重组竹作为近年来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应用于家具、建筑等多个行业。由于使用环境复杂且竹质材料有吸湿膨胀等特性,又经常处于高温高湿和微生物繁杂的条件下,材料耐久度和物理性能降低。探究重组竹表面涂饰工艺对漆膜性能的影响,有助于解决重组竹材料在复杂环境下导致材料耐久度和物理性能降低的问题。【方法】通过探究不同工艺条件下重组竹涂饰后漆膜性能的变化,主要研究涂饰工艺过程中砂光工艺、聚氨酯底漆涂布量、硝基漆面漆涂布量、干燥条件以及硝基漆面漆涂布次数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重组竹初期表面先用180目砂纸再用320目砂纸砂光;聚氨酯底漆涂布量为120 g·m-2;中间层硝基漆涂布量250 g·m-2基础上,硝基漆面漆涂布量为150 g·m-2,涂布1次,漆膜附着力为1级、硬度为2H、耐磨性等级为1级、光泽度为70.6、耐水蒸气等级为2级。【结论】探明了重组竹初期砂光工艺、聚氨酯底漆涂布量、硝基漆面漆涂布量、干燥条件以及硝基漆面漆涂布次数的变化对漆膜性能都有很大影响,其中最佳的涂饰工艺为:用180目砂纸砂光重组竹表面再用320目砂纸砂光,刷涂120 g·m-2的聚氨酯漆后进行室温干燥1 h,320目砂纸轻磨表面刷涂250 g·m-2中间层硝基漆室温干燥48 h,320目砂纸轻磨表面刷涂150 g·m-2硝基漆面漆,室温干燥48 h。
【目的】重组竹作为近年来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应用于家具、建筑等多个行业。由于使用环境复杂且竹质材料有吸湿膨胀等特性,又经常处于高温高湿和微生物繁杂的条件下,材料耐久度和物理性能降低。探究重组竹表面涂饰工艺对漆膜性能的影响,有助于解决重组竹材料在复杂环境下导致材料耐久度和物理性能降低的问题。【方法】通过探究不同工艺条件下重组竹涂饰后漆膜性能的变化,主要研究涂饰工艺过程中砂光工艺、聚氨酯底漆涂布量、硝基漆面漆涂布量、干燥条件以及硝基漆面漆涂布次数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重组竹初期表面先用180目砂纸再用320目砂纸砂光;聚氨酯底漆涂布量为120 g·m-2;中间层硝基漆涂布量250 g·m-2基础上,硝基漆面漆涂布量为150 g·m-2,涂布1次,漆膜附着力为1级、硬度为2H、耐磨性等级为1级、光泽度为70.6、耐水蒸气等级为2级。【结论】探明了重组竹初期砂光工艺、聚氨酯底漆涂布量、硝基漆面漆涂布量、干燥条件以及硝基漆面漆涂布次数的变化对漆膜性能都有很大影响,其中最佳的涂饰工艺为:用180目砂纸砂光重组竹表面再用320目砂纸砂光,刷涂120 g·m-2的聚氨酯漆后进行室温干燥1 h,320目砂纸轻磨表面刷涂250 g·m-2中间层硝基漆室温干燥48 h,320目砂纸轻磨表面刷涂150 g·m-2硝基漆面漆,室温干燥48 h。
2023, 42(2): 48-55.
doi: 10.12390/jbr2023015
摘要:
【目的】探究储藏温度对石竹(Phyllostachys nuda)笋采后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石竹笋采后的储藏保鲜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石竹笋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在不同储藏温度下(-20 ℃、4 ℃、25 ℃)的内生细菌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经过不同温度储藏后,各处理间石竹笋发生了不同程度腐败作用。与-20 ℃储藏相比,4 ℃和25 ℃储藏分别发生了较轻和较重的腐败作用。此外,石竹笋采后在不同储藏温度下,内生细菌的Alpha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其特征为随着储藏温度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Beta多样性亦发生显著变化,表明不同储藏温度对石竹笋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有显著改变。石竹笋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变化方面,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4个门微生物变化最为显著,其中变形菌门为最优势门。与-20 ℃相比,25 ℃和4 ℃储藏都显著增加了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减少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25 ℃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减少了蓝藻门的相对丰度,同时4 ℃显著增加了蓝藻门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沙雷氏菌属(Serrat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欧文氏菌属(Erwinia)、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Lelliottia等5个属的细菌物种相对丰度有较为明显变化。与-20 ℃相比,25 ℃和4 ℃都显著增加了乳球菌属和Lelliottia属物种的相对丰度,同时4 ℃储藏也增加了沙雷氏菌属和欧文氏菌属物种的相对丰度,而25 ℃储藏增加了假单胞菌属物种的相对丰度。【结论】总体而言,储藏温度的降低会显著降低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同时也显著降低假单胞菌属微生物的相对丰度,这些门属中的微生物通常具有促腐败作用。因此,储藏温度降低可以有效抑制并减缓石竹笋腐败作用的发生。这从植物内生细菌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低温储藏可以有效延长竹笋保鲜时间的原因。
【目的】探究储藏温度对石竹(Phyllostachys nuda)笋采后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石竹笋采后的储藏保鲜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石竹笋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在不同储藏温度下(-20 ℃、4 ℃、25 ℃)的内生细菌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经过不同温度储藏后,各处理间石竹笋发生了不同程度腐败作用。与-20 ℃储藏相比,4 ℃和25 ℃储藏分别发生了较轻和较重的腐败作用。此外,石竹笋采后在不同储藏温度下,内生细菌的Alpha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其特征为随着储藏温度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Beta多样性亦发生显著变化,表明不同储藏温度对石竹笋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有显著改变。石竹笋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变化方面,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4个门微生物变化最为显著,其中变形菌门为最优势门。与-20 ℃相比,25 ℃和4 ℃储藏都显著增加了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减少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25 ℃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减少了蓝藻门的相对丰度,同时4 ℃显著增加了蓝藻门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沙雷氏菌属(Serrat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欧文氏菌属(Erwinia)、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Lelliottia等5个属的细菌物种相对丰度有较为明显变化。与-20 ℃相比,25 ℃和4 ℃都显著增加了乳球菌属和Lelliottia属物种的相对丰度,同时4 ℃储藏也增加了沙雷氏菌属和欧文氏菌属物种的相对丰度,而25 ℃储藏增加了假单胞菌属物种的相对丰度。【结论】总体而言,储藏温度的降低会显著降低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同时也显著降低假单胞菌属微生物的相对丰度,这些门属中的微生物通常具有促腐败作用。因此,储藏温度降低可以有效抑制并减缓石竹笋腐败作用的发生。这从植物内生细菌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低温储藏可以有效延长竹笋保鲜时间的原因。
2023, 42(2): 56-62.
doi: 10.12390/jbr2023003
摘要:
【目的】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鞭侧芽分化、生长规律对于提高竹笋和竹材的产量都具有重要价值。【方法】通过地下挖掘和地上调查的方法对大年毛竹鞭侧芽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鞭侧芽总数552 433个·hm-2,其中萌发芽19 433个·hm-2;未覆盖竹林出土竹笋3 543个·hm-2,成竹1 479株·hm-2;覆盖竹林出土竹笋20 550个·hm-2;75.80%的退笋高度不足30 cm,85.81%的退笋根系入土不足10 cm,87.85%的退笋无根或少根,12.15%的退笋根系发达。【结论】毛竹笋芽分化率低并且启动分化时间具有不均一性,覆盖栽培不能显著增加竹鞭侧芽分化数量,根系在笋芽成竹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诱导休眠竹鞭侧芽分化和增加竹笋根系发育的营林措施能显著提高竹林产出。
【目的】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鞭侧芽分化、生长规律对于提高竹笋和竹材的产量都具有重要价值。【方法】通过地下挖掘和地上调查的方法对大年毛竹鞭侧芽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鞭侧芽总数552 433个·hm-2,其中萌发芽19 433个·hm-2;未覆盖竹林出土竹笋3 543个·hm-2,成竹1 479株·hm-2;覆盖竹林出土竹笋20 550个·hm-2;75.80%的退笋高度不足30 cm,85.81%的退笋根系入土不足10 cm,87.85%的退笋无根或少根,12.15%的退笋根系发达。【结论】毛竹笋芽分化率低并且启动分化时间具有不均一性,覆盖栽培不能显著增加竹鞭侧芽分化数量,根系在笋芽成竹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诱导休眠竹鞭侧芽分化和增加竹笋根系发育的营林措施能显著提高竹林产出。
2023, 42(2): 63-67.
doi: 10.12390/jbr2023006
摘要:
【目的】探索食用菌人工栽培基质重复利用的可行性,促进食用菌人工栽培的低碳环保化发展。【方法】开展了以灵芝(Ganoderma lucidum)栽培废菌棒辅以毛竹屑为栽培基质的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栽培研究。【结果】以废竹屑为基质栽培棘托竹荪,产量为12.59 kg·m-2;在废竹屑基质中添加30%、50%的灵芝废菌棒,棘托竹荪的产量无显著性变化,分别为13.08 kg·m-2和12.73 kg·m-2,但棘托竹荪的现蕾时间会延迟8 d、11 d,采收期会延长3 d、7 d,同时竹荪采收期的产量肩峰会被削减,采收期产量主峰的时间段覆盖范围会被扩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竹荪采收期内产量的波动幅度。【结论】灵芝废菌棒成本远低于竹屑,采用灵芝废菌棒作为棘托竹荪栽培基质配料,相对于竹屑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目的】探索食用菌人工栽培基质重复利用的可行性,促进食用菌人工栽培的低碳环保化发展。【方法】开展了以灵芝(Ganoderma lucidum)栽培废菌棒辅以毛竹屑为栽培基质的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栽培研究。【结果】以废竹屑为基质栽培棘托竹荪,产量为12.59 kg·m-2;在废竹屑基质中添加30%、50%的灵芝废菌棒,棘托竹荪的产量无显著性变化,分别为13.08 kg·m-2和12.73 kg·m-2,但棘托竹荪的现蕾时间会延迟8 d、11 d,采收期会延长3 d、7 d,同时竹荪采收期的产量肩峰会被削减,采收期产量主峰的时间段覆盖范围会被扩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竹荪采收期内产量的波动幅度。【结论】灵芝废菌棒成本远低于竹屑,采用灵芝废菌棒作为棘托竹荪栽培基质配料,相对于竹屑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摘要:
研究以西南地区竹林风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了包含5个准则层、20个指标层的风景竹林林内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准则层权重为林内美学指标(0.286 4) > 竹林健康指标(0.244 2) > 林分结构指标(0.176 9) > 林下特征指标(0.166 3) > 林木测树指标(0.126 2);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研究了每个准则层中的主要评价指标(平均枝下高、立竹密度、倒伏度、林下层整齐度、通视性)的类目等级与竹林美景度值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偏爱枝下高在5.5 m以上、竹林密度适当(散生竹6 000~12 000株·hm-2,丛生竹700~1 100丛·hm-2)、几乎没有倒伏(或倒伏竹株数≤2株·100m-2)、林下层整齐、通视性在20 m以上的竹林,由此提出了风景竹林林内景观改造提升建议。
研究以西南地区竹林风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了包含5个准则层、20个指标层的风景竹林林内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准则层权重为林内美学指标(0.286 4) > 竹林健康指标(0.244 2) > 林分结构指标(0.176 9) > 林下特征指标(0.166 3) > 林木测树指标(0.126 2);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研究了每个准则层中的主要评价指标(平均枝下高、立竹密度、倒伏度、林下层整齐度、通视性)的类目等级与竹林美景度值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偏爱枝下高在5.5 m以上、竹林密度适当(散生竹6 000~12 000株·hm-2,丛生竹700~1 100丛·hm-2)、几乎没有倒伏(或倒伏竹株数≤2株·100m-2)、林下层整齐、通视性在20 m以上的竹林,由此提出了风景竹林林内景观改造提升建议。
摘要:
四川省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其雄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四川特色竹编文化,创造了诸多精美的竹编产品。研究介绍了四川省各个地区的代表竹编工艺,包括成都邛崃的瓷胎竹编、青神县的青神竹编、渠县的刘氏竹编、自贡的龚扇、崇州市的道明竹编。简述了典型代表竹编的工艺特性、编织技艺和特色,让人们深入了解四川地区的竹编工艺,并思考如何在科技时代传承和创新竹编工艺。
四川省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其雄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四川特色竹编文化,创造了诸多精美的竹编产品。研究介绍了四川省各个地区的代表竹编工艺,包括成都邛崃的瓷胎竹编、青神县的青神竹编、渠县的刘氏竹编、自贡的龚扇、崇州市的道明竹编。简述了典型代表竹编的工艺特性、编织技艺和特色,让人们深入了解四川地区的竹编工艺,并思考如何在科技时代传承和创新竹编工艺。
摘要:
对竹材饱和蒸汽炭化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分析其对竹材加工废水和竹材颜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竹材热处理时间和饱和蒸气压对其废水排放量和COD值均呈正相关,即饱和蒸气压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则废水排放量越多、COD值越高;且当饱和蒸汽压超过4.2 MPa·s时(对应热处理温度为250℃左右),竹材加工废水COD值跃增。通过色差L*、b*、ΔE*值与蒸煮饱和蒸气压和炭化时间的线性关系,建立竹材色差与热处理工艺的相关性数学模型,根据现有竹材产品颜色预估热处理工艺。具此分别对浅色系、中深色系、深色系加工竹材进行工艺优化,相比与传统工艺,优化竹材热处理工艺分别降低单位质量废水排放量11.53%、11.32%、12.5%,总有机物排放量分别降低51.91%、43.03%、28.56%,具有较好的实际生产指导意义。
对竹材饱和蒸汽炭化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分析其对竹材加工废水和竹材颜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竹材热处理时间和饱和蒸气压对其废水排放量和COD值均呈正相关,即饱和蒸气压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则废水排放量越多、COD值越高;且当饱和蒸汽压超过4.2 MPa·s时(对应热处理温度为250℃左右),竹材加工废水COD值跃增。通过色差L*、b*、ΔE*值与蒸煮饱和蒸气压和炭化时间的线性关系,建立竹材色差与热处理工艺的相关性数学模型,根据现有竹材产品颜色预估热处理工艺。具此分别对浅色系、中深色系、深色系加工竹材进行工艺优化,相比与传统工艺,优化竹材热处理工艺分别降低单位质量废水排放量11.53%、11.32%、12.5%,总有机物排放量分别降低51.91%、43.03%、28.56%,具有较好的实际生产指导意义。
摘要:
通过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方法客观评价国际竹林碳汇研究进程,了解国际竹林碳汇研究前沿,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竹林碳汇研究的发展。采用VOSviewer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数据源,分析近30 a国际竹林碳汇研究的历程。结果表明:①国际竹林碳汇研究发文量呈井喷式增长;②竹林碳汇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美国、日本3个国家,研究作者群体呈现"大分散、小聚集";③研究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以环境科学为最多;④竹林碳汇研究的资助机构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最多,资助文献达到354篇,H指数最高;⑤竹林碳汇目前研究内容逐渐多样化,在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精准监测、竹林碳汇的影响机制、竹林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碳循环机理等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外的关键词共现分析,了解竹林碳汇领域整体研究的背景,分析了竹林碳汇研究的阶段历程,得出竹林碳汇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对今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过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方法客观评价国际竹林碳汇研究进程,了解国际竹林碳汇研究前沿,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竹林碳汇研究的发展。采用VOSviewer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数据源,分析近30 a国际竹林碳汇研究的历程。结果表明:①国际竹林碳汇研究发文量呈井喷式增长;②竹林碳汇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美国、日本3个国家,研究作者群体呈现"大分散、小聚集";③研究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以环境科学为最多;④竹林碳汇研究的资助机构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最多,资助文献达到354篇,H指数最高;⑤竹林碳汇目前研究内容逐渐多样化,在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精准监测、竹林碳汇的影响机制、竹林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碳循环机理等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外的关键词共现分析,了解竹林碳汇领域整体研究的背景,分析了竹林碳汇研究的阶段历程,得出竹林碳汇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对今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
毛竹是中国重要的经济竹种,区域上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为揭示毛竹林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海拔梯度效应,为毛竹林科学的林分管理与土壤养分补充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3个海拔梯度毛竹林叶片碳(C)、氮(N)、磷(P)含量,分析了其化学计量特征和异速增长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立竹年龄的增大,毛竹林立竹叶片碳、氮、磷含量及N:P均总体上呈降低趋势,而C:N、C:P则总体上呈升高趋势,1度立竹叶片碳、氮、磷含量均显著高于2度、3度立竹,且后2者间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均无显著差异。随海拔梯度的升高,毛竹林叶片碳含量略有降低,而氮、磷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中,中、低海拔叶片氮、磷含量显著高于高海拔,且前2者氮含量无显著差异,而磷含量差异显著;叶片C:N、C:P、N:P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中、低海拔叶片C:N显著低于高海拔,中、高海拔叶片N:P显著高于低海拔,叶片C:P海拔梯度间差异显著,其他均无显著差异;不同海拔梯度毛竹林叶片碳、氮、磷间呈显著的正异速增长关系,随海拔梯度的升高,C-N、C-P异速增长指数显著下降,而N-P异速增长指数显著提高。研究表明,随海拔梯度的升高,毛竹林叶片氮、磷含量降低,利用率提高,P素限制性作用增强,建议在高海拔毛竹林经营中宜适当增加磷素的补充。
毛竹是中国重要的经济竹种,区域上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为揭示毛竹林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海拔梯度效应,为毛竹林科学的林分管理与土壤养分补充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3个海拔梯度毛竹林叶片碳(C)、氮(N)、磷(P)含量,分析了其化学计量特征和异速增长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立竹年龄的增大,毛竹林立竹叶片碳、氮、磷含量及N:P均总体上呈降低趋势,而C:N、C:P则总体上呈升高趋势,1度立竹叶片碳、氮、磷含量均显著高于2度、3度立竹,且后2者间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均无显著差异。随海拔梯度的升高,毛竹林叶片碳含量略有降低,而氮、磷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中,中、低海拔叶片氮、磷含量显著高于高海拔,且前2者氮含量无显著差异,而磷含量差异显著;叶片C:N、C:P、N:P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中、低海拔叶片C:N显著低于高海拔,中、高海拔叶片N:P显著高于低海拔,叶片C:P海拔梯度间差异显著,其他均无显著差异;不同海拔梯度毛竹林叶片碳、氮、磷间呈显著的正异速增长关系,随海拔梯度的升高,C-N、C-P异速增长指数显著下降,而N-P异速增长指数显著提高。研究表明,随海拔梯度的升高,毛竹林叶片氮、磷含量降低,利用率提高,P素限制性作用增强,建议在高海拔毛竹林经营中宜适当增加磷素的补充。
摘要:
林下经济是实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农、林、牧资源共享,达到优势互补的可持续发展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林药复合经营模式是我国最具林业特色的林下经济经营方式之一,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和资料收集等方式,对浙江省衢州市毛竹林下种植以及林下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进行调查;对毛竹林下中草药的发展现状,毛竹林下经济与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以及林下经济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毛竹林下经济的建议与展望。
林下经济是实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农、林、牧资源共享,达到优势互补的可持续发展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林药复合经营模式是我国最具林业特色的林下经济经营方式之一,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和资料收集等方式,对浙江省衢州市毛竹林下种植以及林下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进行调查;对毛竹林下中草药的发展现状,毛竹林下经济与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以及林下经济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毛竹林下经济的建议与展望。
摘要:
竹资源广泛分布在亚非拉国家,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森林资源,发展竹林认证对保护全球森林资源、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地区贫困意义重大。但目前全球竹林认证发展缓慢,竹林认证在认证机制、市场监管和消费导向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分析世界竹林认证的发展现状,探索竹林认证的需求和潜力,总结竹林认证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竹林认证发展的趋势和建议。
竹资源广泛分布在亚非拉国家,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森林资源,发展竹林认证对保护全球森林资源、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地区贫困意义重大。但目前全球竹林认证发展缓慢,竹林认证在认证机制、市场监管和消费导向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分析世界竹林认证的发展现状,探索竹林认证的需求和潜力,总结竹林认证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竹林认证发展的趋势和建议。
摘要:
宁波市竹产业是重要乡村产业,曾经有过辉煌历史,创造过竹产业5个之最。进入21世纪,日趋落伍,竹林面积逐年增加、竹林质量下降。遇到了竹产业企业家与创新人才缺乏、省工省力便利化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竹林培育及竹材(笋)采运机械化、竹产业融合难、政策支持乏力等发展瓶颈,竹产业链严重脱节、环境友好型的竹材加工技术、全竹利用技术、竹材工业化防霉防蛀防裂技术、竹笋新产品开发、竹制品消费与贸易的宣传与推广等难题。提出了构建完整的竹产业链、竹产业政策支撑体系、竹(笋)产品营销网络体系3大体系,促进宁波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宁波市竹产业是重要乡村产业,曾经有过辉煌历史,创造过竹产业5个之最。进入21世纪,日趋落伍,竹林面积逐年增加、竹林质量下降。遇到了竹产业企业家与创新人才缺乏、省工省力便利化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竹林培育及竹材(笋)采运机械化、竹产业融合难、政策支持乏力等发展瓶颈,竹产业链严重脱节、环境友好型的竹材加工技术、全竹利用技术、竹材工业化防霉防蛀防裂技术、竹笋新产品开发、竹制品消费与贸易的宣传与推广等难题。提出了构建完整的竹产业链、竹产业政策支撑体系、竹(笋)产品营销网络体系3大体系,促进宁波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
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家具结构强度检测中发现的普遍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选取松木床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具力学性能国家标准中的试验方法,对床铺面集中静载荷试验进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松木床铺面无法满足强度安全要求。为此优化设计提高强度,选用改变床结构和换用重组竹材料2种手段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发现2种手段分别可提升床铺面安全系数至1.25和3.16,均有较好的强度优化效果。此外,使用重组竹可使得家具在保证强度前提下更加轻便,也将缓解国内木材短缺的现状,具有广泛前景。
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家具结构强度检测中发现的普遍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选取松木床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具力学性能国家标准中的试验方法,对床铺面集中静载荷试验进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松木床铺面无法满足强度安全要求。为此优化设计提高强度,选用改变床结构和换用重组竹材料2种手段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发现2种手段分别可提升床铺面安全系数至1.25和3.16,均有较好的强度优化效果。此外,使用重组竹可使得家具在保证强度前提下更加轻便,也将缓解国内木材短缺的现状,具有广泛前景。
摘要:
竹纤维指的是天然竹纤维(也称竹原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纤维,不同于竹浆纤维、竹炭纤维等化学粘胶再生纤维素纤维。竹纤维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基础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纺织、非织造、建筑材料、汽车材料等复合材料生产领域。轻质增强复合材料是实现轻量化的一种重要趋势,常用复合材料的碳纤增强材料成本高,玻纤改性复合材料技术最成熟,但其也存在韧性降低、脆性增加、机械磨损大、加工能耗大、易吸湿、易粗糙、不易降解、废弃难处理等问题。研究发现,以天然环保新材料的竹纤维为增强材料,制备的竹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模量与强度高特点,非常适合汽车部件的轻量化。与传统的复合材料相比,竹纤维复合材料质量更轻,生产能耗更少,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碳排放量非常少,更符合现代社会"绿色环保和低碳化"的要求。
竹纤维指的是天然竹纤维(也称竹原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纤维,不同于竹浆纤维、竹炭纤维等化学粘胶再生纤维素纤维。竹纤维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基础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纺织、非织造、建筑材料、汽车材料等复合材料生产领域。轻质增强复合材料是实现轻量化的一种重要趋势,常用复合材料的碳纤增强材料成本高,玻纤改性复合材料技术最成熟,但其也存在韧性降低、脆性增加、机械磨损大、加工能耗大、易吸湿、易粗糙、不易降解、废弃难处理等问题。研究发现,以天然环保新材料的竹纤维为增强材料,制备的竹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模量与强度高特点,非常适合汽车部件的轻量化。与传统的复合材料相比,竹纤维复合材料质量更轻,生产能耗更少,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碳排放量非常少,更符合现代社会"绿色环保和低碳化"的要求。
摘要:
叙永县苦竹资源丰富,面积约2 667 hm2,主要分布龙凤、叙永、天池、水尾、两河等5个乡镇,管理粗放,几近荒芜状态,经济效益差。2019年,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川专家,采用废竹屑作为覆盖材料,替代常规的覆盖材料,开展苦竹早出丰产培育技术试验,试验面积0.9 hm2。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废竹屑覆盖试验,增温效果明显,出笋期提早77 d,笋期延长到82 d,平均产量约24 t·hm-2,平均效益26万元·hm-2,大大降低了覆盖成本,经济效益极佳。覆盖后的废竹屑可以作为培育林下菌的材料,实现废竹屑的二次利用。通过苦竹早出丰产培育技术试验,总结出一套苦竹早出丰产培育技术,为四川省农民增收及脱贫攻坚提供示范。
叙永县苦竹资源丰富,面积约2 667 hm2,主要分布龙凤、叙永、天池、水尾、两河等5个乡镇,管理粗放,几近荒芜状态,经济效益差。2019年,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川专家,采用废竹屑作为覆盖材料,替代常规的覆盖材料,开展苦竹早出丰产培育技术试验,试验面积0.9 hm2。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废竹屑覆盖试验,增温效果明显,出笋期提早77 d,笋期延长到82 d,平均产量约24 t·hm-2,平均效益26万元·hm-2,大大降低了覆盖成本,经济效益极佳。覆盖后的废竹屑可以作为培育林下菌的材料,实现废竹屑的二次利用。通过苦竹早出丰产培育技术试验,总结出一套苦竹早出丰产培育技术,为四川省农民增收及脱贫攻坚提供示范。
摘要:
贡后大木竹系从多个大木竹种源中选育出来的秆高、壁厚、节长、分枝小、材性优良、耐寒、产量高的优良品种。秆高12~16 m,胸径8~10 cm,节间长度37~50 cm,秆壁厚16~20 mm,年产竹材可达30 t·hm-2以上。材性优良、纤维长,适合作为工业化竹板材加工和竹浆造纸的原料;耐寒性好,宜在丛生竹北缘适生区种植;主枝不发达,便于竹材采伐和集运。
贡后大木竹系从多个大木竹种源中选育出来的秆高、壁厚、节长、分枝小、材性优良、耐寒、产量高的优良品种。秆高12~16 m,胸径8~10 cm,节间长度37~50 cm,秆壁厚16~20 mm,年产竹材可达30 t·hm-2以上。材性优良、纤维长,适合作为工业化竹板材加工和竹浆造纸的原料;耐寒性好,宜在丛生竹北缘适生区种植;主枝不发达,便于竹材采伐和集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