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3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毛竹及其2种变异类型叶结构特征研究
胡思思, 孔令辉, 肖姣, 胡添翼, 邓梦, 杨光耀, 于芬
2024, 43(1): 1-10. doi: 10.12390/jbr2023072
摘要:
【目的】为了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及其2种变异类型厚竹(Ph. edulis 'Pachyloen’)、八字竹(Ph. edulis 'Bicanna’)叶的功能差异,及其与竹秆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石蜡制片法结合显微技术观察叶片的解剖结构特性,构建其三维形态结构图,利用蒽酮比色法测定相关生理指标。观测各竹种竹秆的秆形因子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叶结构与秆形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毛竹叶面积、泡状面积、维管束面积更大,且具有更厚的下表皮、叶片、叶肉,其叶的结构更有利于光合作用;毛竹和厚竹叶的结构和秆形特征密切相关。【结论】毛竹叶片结构特征更有利于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物质用于竹秆生长,且毛竹和厚竹可通过改变叶片和秆形特征来权衡资源,从而维持自身正常生长。该文为进一步揭示竹子生长发育机制奠定基础,并为竹子新种质创制提供科学依据。
添加毛竹笋混合发酵对梅干菜主要功能性物质及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
刘仁杰, 卞方圆, 黄志远, 伊奎鑫
2024, 43(1): 11-18. doi: 10.12390/jbr2023037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发酵方式对梅干菜主要营养成分及功能性物质含量的影响,为梅干菜制作工艺的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毛竹笋芥菜混合发酵及芥菜单独发酵2种发酵方式制作梅干菜,然后测定分析2种梅干菜和新鲜芥菜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及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以及矿物质元素和功能性物质等指标。【结果】混合发酵梅干菜的钙、铁、镁及钾等矿物质元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单独发酵梅干菜,其中铁和镁含量同时显著低于新鲜芥菜,仅磷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单独发酵梅干菜和新鲜芥菜,表明混合发酵对梅干菜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小于单独发酵。相对于新鲜芥菜,混合发酵梅干菜的膳食纤维及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少量减少,而单独发酵梅干菜的可溶性糖、膳食纤维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均显著降低。此外,发酵方式的不同显著影响了功能性物质含量的变化,其中混合发酵对梅干菜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等抗氧化功能性物质含量有显著提升。【结论】总体而言,发酵方式的不同显著影响了梅干菜的矿物质元素、主要营养成分和功能性物质的含量。相比而言,混合发酵方式具有更好的提高梅干菜营养成分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能力。
基于以竹代塑的竹纽扣产业与加工技术分析
赵翔, 叶翰舟, 陈复明, 程海涛, 高志民, 齐崇科, 王戈
2024, 43(1): 19-27. doi: 10.12390/jbr2023043
摘要(114) PDF(143)
摘要:
塑料制纽扣原料加工、成型制造、后期处理等工序均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和新时代服装服饰文化的发展需求,对纽扣产业的创新与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2022年11月,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减少塑料污染,应对气候变化。竹纽扣作为以竹代塑的典型产品,具有资源、产业、市场、环保优势,也是我国竹文化、服饰文化等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该文概述了纽扣的种类、市场以及代塑竹纽扣的产业优势和经济分析,阐述了竹纽扣的加工工艺、基本性能及其加工技术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现阶段竹纽扣产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政策扶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加工处理技术、促进传统文化融合与开拓消费市场等建议与展望,以期为落实“双碳”目标,实施“以竹代塑”倡议,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中国式绿色现代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方案。
不同水热温度对梁山慈竹水热炭的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杨凡钦, 李汉邯, 胡尚连
2024, 43(1): 28-35. doi: 10.12390/jbr2023055
摘要:
【目的】为系统研究不同水热温度条件下竹基水热炭理化性质变化。【方法】以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为供试材料,基于系列水热温度(453、493、513、533和573 K)制备竹基水热炭,对其元素含量、孔隙结构及表面官能团等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评估其对铀(U6+)吸附性能。【结果】梁山慈竹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在较低温度条件下优先转化为碳微球,有利于形成发达孔隙结构。在低温区(453和493 K)制备的水热炭具备较高产率的同时还具备丰富的官能团,其中493 K温度下制备的竹基水热炭具备最大的比表面积(55.61 m2·g-1)和最小的平均孔径(7.77 nm),具备优质吸附结构特征。而高温区(513、533及573 K)则破坏了其优质吸附结构及官能团。U6+吸附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493 K下制备的竹基水热炭对U6+吸附最佳,吸附容量达到12.63 mg·g-1。【结论】梁山慈竹在493 K条件下水热炭化的生物炭对U6+吸附效率更高,在资源化利用及核污染治理方面更具优势。
基于制片竹秆软化方法研究
肖姣, 胡思思, 孔令辉, 胡添翼, 张文元, 于芬
2024, 43(1): 36-43. doi: 10.12390/jbr2023046
摘要(92) PDF(105)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软化方式对竹材结构和主要组分的影响,筛选适合不同研究目的的最佳软化方法。【方法】以厚竹(Phyllostachys edulis 'Pachyloen’)竹秆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石蜡制片结合显微技术和紫外光谱分析技术进行研究。【结果】除了三甘醇和氢氟酸软化的材料容易破裂外,水以及其他化学试剂软化均可获得较为完整、清晰的竹秆结构。且乙二胺为竹秆显微切片制备的最适软化介质。【结论】10%乙二胺100 ℃水浴软化最为方便快捷,适于以结构研究为目的,木质化程度高的竹类植物显微制片。对于竹秆组成成分研究,纯水100 ℃水浴软化为最佳选择。该文为竹材利用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竹林金针虫成虫的求偶及交配行为研究
邱国强, 吴燕芬, 彭观地, 潘德寿, 石坚, 高百龙, 陈奕洁, 舒金平
2024, 43(1): 44-49. doi: 10.12390/jbr2023054
摘要:
【目的】竹林金针虫是我国南方地区1种重要的竹林地下害虫,研究其成虫求偶及交配行为对于该虫性信息素引诱剂的研发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方法】利用昆虫夜间行为观测的方法对筛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is)雌、雄成虫的求偶、交配行为特征及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筛胸梳爪叩甲成虫的求偶及交配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进入暗期90 min后开始发生求偶和交配行为,求偶和交配行为高峰期集中在21∶30—0∶30之间。出土日龄对成虫求偶节律影响不显著,但交配的比例与虫龄密切相关。成虫出土的当天便可交尾,第3日达到交配高峰,7日后交配结束。【结论】筛胸梳爪叩甲成虫求偶及交配高峰期明显,适合性信息素诱杀或干扰防治。
浙江省杭州市雷竹虫瘿昆虫的物种及生物学特性
孙娇娇, 耿显胜, 王文鹏, 楼科勋, 华克达, 汪晓杰
2024, 43(1): 50-56. doi: 10.12390/jbr2023057
摘要:
【目的】调查浙江省杭州市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Prevernalis’)林造瘿害虫的危害情况,研究雷竹虫瘿内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为发展高效的造瘿害虫防控技术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抽样法调查造瘿害虫的危害情况;采用室内饲养法和生物测定法研究雷竹虫瘿内昆虫的物种组成、数量特征、羽化出孔节律等生物学特性。【结果】造瘿害虫的有虫株率在85.00%以上,每盘枝条的平均虫口在18.35头以上。雷竹虫瘿内有竹泰广肩小蜂(Tetramesa bambusae)、刚竹泰广肩小蜂(T. phyllostrachitis)、竹瘿广肩小蜂(Aiolomorphus rhopaloides)和刚竹瘿蚊(Procystiphora sp.)4种造瘿害虫,竹泰广肩小蜂和刚竹泰广肩小蜂的个体数量占造瘿害虫总数的96.20%,是雷竹上最主要的造瘿害虫;竹泰广肩小蜂的初始卵量多于刚竹泰广肩小蜂,并且其卵体也更大,但竹泰广肩小蜂雌成虫的寿命短于刚竹泰广肩小蜂。雷竹虫瘿内有栗瘿旋小蜂(Eupelmus urozonus)、纹黄枝瘿金小蜂(Homoporus japonicas)、中国枝瘿金小蜂(H. sinensis)、具点刻腹小蜂(Ormyrus punctiger)、黄色食瘿广肩小蜂(Sycophila flava)、黄腹长角金小蜂(Norbanus longifasciatus)和竹瘿长角金小蜂(N. aiolomorphi)7种寄生蜂,个体数量最多是栗瘿旋小蜂。【结论】竹泰广肩小蜂和刚竹泰广肩小蜂是雷竹林主要的造瘿害虫;刚竹瘿蚊为浙江省新报道的竹子造瘿害虫。雷竹虫瘿内寄生蜂的数量多,这些寄生蜂是造瘿害虫种群抑制的重要生物因子,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中国现代竹产业发展演进及其特征——基于浙江、四川两省比较分析
陈昌铭, 赵夫明, 周永潮, 应梦佳, 王丹婷, 沈月琴
2024, 43(1): 57-63. doi: 10.12390/jbr2023049
摘要(102) PDF(24)
摘要:
【目的】在劳动力成本日益增长的当下,竹产业呈现差异性的发展态势,影响了竹产业增收效应的发挥,亟需引起关注。【方法】该文通过梳理中国竹产业发展历程,了解目前中国竹产业发展现状,随后将视角细化到省份层面,通过对浙江、四川两省竹产业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发现:(1)在自然资源因素方面,两省由于竹种资源差异,走向不同产业布局,浙江省以竹全产业链为方向,四川省以竹浆造纸业为竹产业的支柱产业。(2)在劳动力与产业资源方面,浙江倾向于吸纳高技能劳动力,获得较高附加值,且其产业集聚效应明显;而四川虽劳动力成本低,但过于依赖低技能劳动力。(3)政策层面,浙江注重技术创新、产品深加工和环境可持续性,而四川更侧重于资源利用和造纸业的发展,但对高污染产业的容忍度较高。【结论】针对上述结果,首先要创新发展模式,注重加工优先;其次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绿色技术进步;最后要强化与研究院所的合作,解决环保问题。
川南特色竹文化旅游规划模式初探
陈欢, 周能寿, 桂仁意, 任敬军
2024, 43(1): 64-72. doi: 10.12390/jbr2023025
摘要:
【目的】通过探究地方特色竹文化旅游规划模式,以展示竹文旅规划的亮点和特色,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以《僰王山竹林风景线规划》为例,以“竹”为主题,围绕“僰·竹”挖掘文化特色并形成特色竹文化旅游规划模式。【结果】提出地方特色文化主题凝练模式、地方特色文化挖掘模式、地方特色文化与主题文化结合模式、文化节点与文化系统构建模式、文化节点与文化系统呈现模式。【结论】川南特色竹文化旅游应建立以文化为魂、产业兴旺为目标,重视竹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相融合的规划模式。
竹亚科DNA条形码研究进展
王代波, 张玉霄
2024, 43(1): 73-80. doi: 10.12390/jbr2023047
摘要:
传统的植物分类方法主要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尤其是有性生殖特征进行分门别类,但竹类植物大多开花周期较长,很难采集到花等有性生殖结构,而其他形态特征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竹类植物的分类鉴定一直是一个难题。DNA条形码是近年来兴起的、借助分子手段对生物进行辅助鉴定的1种分子技术,已在很多植物中得到应用。该文对DNA条形码在竹类植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提出了DNA条形码在竹类植物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该技术在竹类植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不同生境条件对林下多花黄精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进展
温作荣, 张旭, 宁祎琳, 王子杰, 杜旭华, 王安可, 蔡函江, 毕毓芳
2024, 43(1): 81-87. doi: 10.12390/jbr2023067
摘要:
【目的】多年来野生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被掠夺性采挖后资源骤减,继而出现无法满足正常市场需求的状况。该文从林下经济角度出发,系统梳理林下套种多花黄精复合经营模式的探索成果,以期为林下多花黄精种植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方法】通过文献搜集和研究,归纳总结不同产地、不同林分类型以及主要环境条件等因素对多花黄精生长状况及药性成分积累方面的影响研究,并作出研究展望。【结果】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生长状况及药用成分积累方面存在差异。当前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锥栗(Castanea henryi)林和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为依托,套种多花黄精进行复合经营的技术模式研究较多,不同种植模式各有优势,在实际生产中应因地制宜,结合海拔和地形等主要环境因子进行合理调控。【结论】林下套种多花黄精应因地制宜,合理调节生境条件,更有益于其生长和药性成分积累,品质更佳。
竹笋采后生理变化特征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陆云峰, 王豪, 陆志敏, 王建军, 陈刚, 沈波, 虞如坤, 张波
2024, 43(1): 88-92. doi: 10.12390/jbr2023022
摘要(120) PDF(35)
摘要:
竹笋作为1种高纤维、高蛋白、低脂肪的特色森林食品,符合现代消费者健康饮食的需求。然而,竹笋的采收季节较短,供应较集中,且采后代谢旺盛,不易贮藏保鲜,严重影响其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为进一步减少竹笋采后损失,提高竹笋利用率,该文综述了竹笋采收后的生理变化特征和贮藏保鲜技术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竹笋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