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39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北京竹子园林应用回顾与展望
冯小虎, 翟志忠, 吴良如
2020, 39(4): 1-13.
摘要(486) PDF(54)
摘要:
竹子在北京的种植、应用历史超过850 a,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已经成为北京常见的园林观赏植物。不同于其他植物,竹子在北京具有历史、文化、景观等多重价值。从种植历史、园林应用、种质资源、竹子科研4个方面对北京的竹子予以综述,通过对北京竹子的历史、现状、特点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竹子在北京发展的若干思考。
竹材不同尺度单元纵向拉伸性能研究进展
王献轲, 方长华, 刘嵘, 张淑琴, 陈红, 费本华
2020, 39(4): 14-24.
摘要(708) PDF(87)
摘要:
竹类植物属于禾本科竹亚科,竿形圆锥状、中空、壁厚、多节、高大。竹材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是集高强度、高韧性、高延展性于一体的生物质复合材料;竹材由纤维、薄壁组织以及输导组织细胞所构成,其中纤维细胞起承载作用,竹材的拉伸强度主要由纤维所提供;薄壁组织细胞起运输和存储养分并传递载荷的作用;输导组织细胞主要起运输养分、水分和无机盐且起到一定的应力支撑作用。研究对竹材宏观、组织、细胞和细胞壁不同尺度纵向拉伸性能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尺度力学性质存在特征、差异性,以及对工程应用的意义,为竹材多尺度拉伸力学性能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竹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李雪梅, 吕丹丹, 张文根, 陈天国, 杨光耀
2020, 39(4): 25-33.
摘要(428) PDF(54)
摘要:
组织培养是竹类植物快速繁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CNKI和WOS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及统计学手段对1960-2020年间竹组织培养研究相关论文的发表量、时间、地区、属种、组培类型以及外植体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发展中国家是竹组织培养研究的主要国家,与竹种分布、人口结构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关,研究作者群体和机构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特征;(2)研究竹种主要集中在牡竹属、簕竹属和刚竹属,与竹种特性、用途和组培技术有关;(3)竹组织培养类型主要为以芽繁芽、胚培养及愈伤组织再生植株3种;(4)消毒剂氯化汞、乙醇和次氯酸钠溶液,培养基MS、3/4MS和1/2MS,生长调节剂BA、IBA和NAA等对竹组培过程具有广适性。
竹类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王晓静, 李潞滨, 王涛
2020, 39(4): 34-39.
摘要(439) PDF(47)
摘要:
近年来,植物内生菌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研究竹类植物内生菌对于竹林培育、竹林生态系统维护和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竹类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和生物学作用2方面对竹子内生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竹木工艺筷重要性能评价研究及发展趋势
郝向阳, 袁少飞, 王洪艳, 杨柳, 张建, 李琴
2020, 39(4): 40-47.
摘要(345) PDF(40)
摘要:
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原材料的丰富和加工技术的进步,可多次重复使用的竹木工艺筷产品日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发展较为迅速。研究介绍了竹木工艺筷产品性能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竹木工艺筷的尺寸性能、理化性能、微生物指标、使用性能及其检测方法,详细分析了竹木工艺筷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今后健康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竹炭板贴面工艺及性能研究
邵远超, 林锦添, 陈杰, 张文标, 詹先旭, 沈煜燕
2020, 39(4): 48-54.
摘要(532) PDF(48)
摘要:
为了改善竹炭板外观质量、提高其力学性能、拓展其使用范围。实验以竹炭板为基材,选取科技木皮、竹皮和浸渍纸3种贴面材料,异氰酸酯双组份胶黏剂,采取冷压工艺,按照正交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其结合界面,结果表明:(1)3种贴面材料的最优工艺范围:涂胶量110~130 g·m-2,预固化时间5~10 h,冷压时间1.5~3.5 h,冷压压力1~2 MPa。(2)贴面后的竹炭板抗弯强度与弹性模量增长较为明显,含水率、吸水厚度膨胀率、尺寸稳定性等性能均符合GB/T 24137-2009《木塑装饰板》规定的要求。(3)通过红外光谱图谱分析可知,胶黏剂与竹炭板界面、木竹材界面均通过物理结合,而与浸渍纸界面通过化学结合。
土壤类型对毛竹林氮素流失的影响
杨杰, 郑蓉, 温晓芸, 吴承文, 郑瑞钰, 黄怀青
2020, 39(4): 55-63.
摘要(411) PDF(69)
摘要:
为探究土壤类型对毛竹笋用林氮素流失的影响,提升毛竹林土壤氮素管理水平。研究通过在黄红壤和红壤毛竹林中建立径流场,收集不同类型毛竹林径流水,检测NH4+-N、NO3--N、TN和TP的含量。结果表明,黄红壤毛竹林径流水中NH4+-N、NO3--N和TN的含量分别为0.26~0.71 mg·L-1、0.36~1.63 mg·L-1和0.93~3.89 mg·L-1,红壤毛竹林径流水中NH4+-N,NO3--N和TN的含量分别为0.12~0.47 mg·L-1、0.34~0.90 mg·L-1和0.91~2.68 mg·L-1,总体表现为黄红壤高于红壤。与含量相反,年度流失量表现为红壤高于黄红壤,其中黄红壤毛竹林NH4+-N、NO3--N和TN年度流失量分别为1.54~9.35 g·hm-2、2.78~10.41 g·hm-2和8.09~31.54 g·hm-2,红壤毛竹林NH4+-N、NO3--N和TN年度流失量分别为3.72~13.20 g·hm-2、6.94~24.75 g·hm-2和26.18~65.72 g·hm-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N与NH4+-N、NO3--N和TP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01)。表明对于毛竹林来说,红壤比黄红壤更易发生氮、磷等养分流失,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竹林管理水平。
乔木林郁闭度与林下天然筇竹林分布及生长状况的关系研究
白祖云, 胡鸿翔, 杨树凯, 李长伟
2020, 39(4): 64-69.
摘要(427) PDF(44)
摘要:
水富市是昭通市筇竹资源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通过对水富天然筇竹林随机布设样方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乔木林郁闭度对筇竹地径和高度、密度和分布的影响。最适宜筇竹生长的乔木林郁闭度是0.3~0.4之间,乔木林郁闭度对林下筇竹的地径和高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林下筇竹的密度有显著影响。
毛竹与寒竹属竹种混交成林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林治宇, 周鑫, 郭杨, 檀笑阳, 余学军
2020, 39(4): 70-75.
摘要(416) PDF(42)
摘要:
主要探讨了毛竹与寒竹属竹种混交成林的可行性以及该混交林的适生环境。通过对毛竹、寒竹属竹种适生环境以及宜宾市筠连县生态环境的比较和模拟,得出在亚热带地区毛竹与寒竹混交林适宜的海拔为600~1 000 m;土壤条件以pH:4.7~7.0,土层疏松湿润,以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宜,厚度在80 cm以上。降水方面:地块年降水800 mm以上,4月份降水量在100 mm左右,4月初-6月初降水量400 mm左右,7、8、9这3个月,单月降水量在100 mm以上。温度方面:年均气温12~16℃,1月平均温度4~8℃,极端低温零下-17℃以上,7月平均气温16~25℃。常年多雾,湿度在80%以上。符合以上条件的地块可以考虑营造毛竹、寒竹属竹种混交林。同时宜宾市筠连县,也可考虑推广在海拔600~1 000 m内的毛竹林下栽植寒竹属竹种,在不占用其他土地资源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竹材、竹笋等竹原料产量,为当地竹农创收。
埃塞俄比亚本尚古勒-古马兹州低地竹生物量的研究
尹准生, 郑云峰, 康乐
2020, 39(4): 76-79.
摘要(478) PDF(36)
摘要:
低地竹是埃塞俄比亚主要竹资源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建材价值,中国也有少量资源,其经营管理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以埃塞俄比亚本尚古勒-古马兹州1-3年生的低地竹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低地竹生物量的分配规律,为竹林经济和竹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借鉴指导中国该类竹产业发展。研究发现单因素条件下,低地竹胸径与秆重的回归曲线为y=-0.173D3+2.33D2-6.09D+5.63,秆重和秆高的拟合方程为y=10.14-3.89H+0.55H2-0.02H3;双因素对秆重的预测更为准确,已知胸径和秆重时,符合函数y=0.000 7(DH2+0.200 4(DH)-0.62的关系。
基于GIS的竹类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评价研究——以宜兴竹海风景名胜区为例
姜小雨, 范少辉, 黄兰鹰, 王树梅, 官凤英
2020, 39(4): 80-89.
摘要(493) PDF(47)
摘要:
建立在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探讨GIS技术在评估竹类森林公园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的作用,为竹类森林公园挑选出适合的游憩空间,希望对竹类公园游憩空间景观保护和竹类资源的开发建设提出可行建议。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宜兴竹海风景名胜区竹类景观生态评价的空间属性数据库,使用AHP法获得评价指标权重,通过栅格运算模块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得出研究区景观视觉敏感度和生态敏感度的综合指数。结果表明:(1)通过Sa、St、Sd和Sc 4个分量合取和析取,得到宜兴竹海风景名胜区游憩空间竹林景观视觉敏感度综合评价,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敏感区的面积分别为2.92、11.63、243.34和220.14 hm2。(2)选择了高程、坡度、坡向、土地利用和水文生态因子进行AHP及加权叠加分析,对宜兴竹海风景名胜区游憩空间建设的生态敏感度综合评价,计算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的面积分别为174.33、228.38和75.85 hm2。由此得出:(1)一级视觉敏感区内要避免任何干扰或破坏景观的建设活动。二级视觉敏感区营造优美的竹林景观及人文景观,形成良好的景观生态环境。三级视觉敏感区为建设竹林康养空间、康养游步道、康养休息区域等开发活动提供依据。四级视觉敏感区构成了竹类公园优质的竹林风光资源,应好好保护。(2)一级生态高敏感区以维持竹类公园生态平衡为主。二级生态中敏感区开展以“气候性地形疗法”+“环境疗法即‘竹林环境+竹林漫步’”模式的竹林康养活动。三级生态低敏感区可考虑集中建设竹林游憩配套设施,但建筑风貌要协调周围环境。(3)以竹林利用为目的进入各类竹类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活动,需注意生态环境容量对人为活动的约束条件,维持竹类公园竹林生态系统调节功能。
云南民族竹文化特征及其生态价值刍议
李法营, 宋琴, 董文渊
2020, 39(4): 90-94.
摘要(385) PDF(49)
摘要:
云南是竹子的主要分布区域。竹子在环境保护、经济建设、文化蕴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竹也成为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重要生存要素,人们既利用竹子,又呵护、抚育、赞美竹子,在利用和保护间积淀了厚重的民族竹林文化。系统阐述了云南民族竹林文化的基本内涵,归纳总结了竹林文化的显著特征,深刻剖析了民族竹文化中蕴含的生态价值及时代意义,为进一步系统认知云南民族竹文化、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给出了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