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39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中国竹类栽培品种名录
史军义, 吴良如
2020, 39(3): 1-11.
摘要(692) PDF(170)
摘要:
中国竹类栽培品种是中国竹类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Cultivated Plants,ICNCP)》的相关规则和要求,通过国际登录(见*)和对传统栽培品种的系统修订与整理,截止2020年12月为止,中国的竹类栽培品种共有239个(含7个杂交竹品种),涉及21个竹属、88个竹种。现集中报道于后,以利参考和查阅。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金佛山方竹研发进展研究
代丽, 张喜, 吴良如
2020, 39(3): 12-19.
摘要(667) PDF(129)
摘要:
金佛山方竹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笋用竹种之一,也是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确立的12大特色优势产业中重点推介的竹种之一,系统分析金佛山方竹研发现状有利于推动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该文利用科睿唯安(WOS)和中国知网(CNKI)收集了1964-2020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所刊载的130余篇有关金佛山方竹文献及10余篇硕士论文,可视化功能分析表明:①研究文献、参考文献及引证文献整体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后呈波动性快速增长态势;②近40 a文献量向主流期刊汇聚,权威期刊文献量仍然较少;③论文作者及机构文献量呈4个梯队分布,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重庆市及云南省;④受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量占61.76%,省(市)级课题量排序为贵州省(26.47%)、四川省(5.88%)和重庆市(2.94%);⑤主题词频率>3.0%、2.0-3.0%、1.0-2.0%和<1.0% 4个等级中,主题词量分别为21.05%、21.05%、47.37%和10.53%;⑥和金佛山方竹共现频率前3位排序中,主题词为方竹笋(16.33%),产业发展或幼竹生长(8.16%),母竹栽培、笋用林或采收加工(6.12%);次主题词为方竹笋(50.00%),乔木层(20.00%),海拔高度、形态学鉴定或化合物(10.00%)。对主要热点领域的竹林特性、培育技术、竹笋产量及质量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笋用林培育和以竹笋产业链为主导的全产业链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北京竹类植物病虫害及其天敌生物的调查
翟敬宇, 张然, 赵钰, 席昕, 董晓帆, 滑鑫宇, 付育
2020, 39(3): 20-26.
摘要(711) PDF(90)
摘要:
随着北京城市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竹类植物被应用到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建设项目中,与此同时,有害生物的危害也成为困扰竹子应用的难题。因此系统全面的掌握竹子有害生物的种类,调查其发生的基本规律,对破解应用和后期养护中的问题非常必要。2017-2020年笔者对北京市部分公园、二三环环路绿化带、北植专类园、医院和社区绿地中的竹类植物的有害生物进行了调研。经整理鉴定分类,共发现北京市已知竹子病虫害共30种,其中虫害22种(7种蚧、2种蚜、2种螨、3种蜂、1种蛾、1种象甲、1种蝇、1种叶蝉、1种蜡蝉、2种蝽、1种疣蝗)、病害8种,其中新报道虫害15种,病害8种;并发现上述一些害虫的天敌:2种草蛉、3种食蚜蝇、寄生蜂类、4种瓢虫。调查结果可为北京竹类的引种栽培、养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历代《竹谱》及其文化传承
李大强, 樊宝敏
2020, 39(3): 27-33.
摘要(729) PDF(105)
摘要:
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竹谱是研究中国古代竹文化发展的重要典籍。以历代《竹谱》为核心,分析不同时期《竹谱》的特征及其思想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总结其规律。研究表明:自先秦时期竹便开始被用以寓德、铭志。魏晋时期竹文化迎来发展高潮,南朝时期出现由戴凯之所撰的首部《竹谱》,后经历代传承创新,竹谱不断完善、丰富。其内容和形式从植物学专谱,到竹人格、竹画谱,再到世俗生活的各类竹谱,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出不同时期人们对竹的认识和情感不断深化,同时也是不同时期竹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叠加各种社会历史因素的产物。
广东竹类一新种——小麻竹
钮峥洋, 童毅华, 倪静波, 张智娴, 夏念和
2020, 39(3): 34-39.
摘要(724) PDF(98)
摘要:
主要描述产自广东丹霞山的竹类植物一新种——小麻竹。该种形态上与麻竹、吊丝竹和粉麻竹接近,但区别在于该种秆节下及节内均环生一圈棕色绢毛,箨鞘背面中下部密被棕色小刺毛,近边缘处常具数条黄白色纵条纹,箨舌高约2 mm,边缘有锯齿,先端下凹,末级枝具7-16枚叶片,具有宽三角形的叶耳和1~5 mm长的鞘口繸毛。
现代竹梁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概述
朱骏杰, 马静文, 曹明鑫, 王晓欢, 费本华, 王雪花
2020, 39(3): 40-48.
摘要(669) PDF(55)
摘要:
由于现代建筑材料如水泥、混凝土、金属在生产、建造及使用后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竹材以其环保可再生等优势成为科研及行业应用的热点。以通过复合、重组等技术制作的现代竹梁为对象,对其主要结构形式、力学性能指标、测试方法、使用特性等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竹梁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毛竹释放挥发物对空气负离子及微生物的影响
吕嘉欣, 王翔, 项亨旺, 韦赛君, 王彬, 高岩, 张汝民
2020, 39(3): 49-57.
摘要(578) PDF(44)
摘要:
为了研究毛竹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对空气微生物的影响,研究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吸附法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S-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近自然状态下毛竹叶片释放的VOCs和不同毛竹林内空气VOCs的组分与含量;测定了林内空气负离子及微生物浓度,并进行微生物单体试验来验证挥发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毛竹单株共检测出挥发物35种,主要物质有醛类(26.2%)、酯类(21.9%)、醇类(18.4%)和萜烯类(16.6%);不同季节毛竹林内VOCs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夏 > 春 > 秋,春、夏季的醛类分别是秋季的30.3倍和39.8倍;春、夏、秋季的毛竹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别为1 030、1 975、547个·cm-3;毛竹林中空气微生物的浓度同林缘相比均有明显的降低,春、夏、秋季对细菌抑制率分别为72.4%、61.3%和78.4%(P<0.05),对真菌抑制率为62.9%、59.7%和72%(P<0.05),对放线菌抑制率为:61.9%、58%和72.1%(P<0.05);VOCs单体抑菌试验表明罗勒烯、癸醛、乙酸、叶醇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显著。毛竹释放的VOCs对NAI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对空气微生物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竹粉含量及改性对聚乳酸基竹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薛一帆, 韩晨阳, 倪忠进, 倪益华, 吕艳
2020, 39(3): 58-66.
摘要(596) PDF(64)
摘要:
以竹粉和聚乳酸作为原料,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聚乳酸基竹塑复合材料。研究了竹粉含量以及不同改性方法对竹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竹粉含量的增加,该材料的平衡转矩、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吸水率呈现上升趋势,当竹粉含量超过50%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而流动性能、结晶度和冲击强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对竹粉表面分别进行了碱处理改性和硅烷偶联剂改性,相较于未改性的竹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碱处理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偶联剂改性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结晶度,这2种改性后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均有所增强,竹粉与聚乳酸的界面相容性提高,而吸水率则有所下降,其中硅烷偶联剂改性对复合材料性能的提升更为明显。
水蒸气法刺竹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及性能表征
应伟军, 钟金环, 赵柯豫, 张文标, 洪荣平, 邱德彬
2020, 39(3): 67-72.
摘要(607) PDF(96)
摘要:
以刺竹炭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刺竹活性炭,研究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并对活性炭得率、灰分含量、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等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为840℃、活化时间为120 min时,刺竹活性炭得炭率为48.5%、碘吸附值为1 141.56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50 mg·g-1、灰分含量为14.63%,微孔率高达88.3%,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经SEM表征,经活化后的刺竹活性炭,出现大量孔隙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竹质无胶模压材剖面密度及化学成分分析
章卫钢, 叶结旺, 郑方敏, 余晓婷, 黄雷, 程亮
2020, 39(3): 73-77.
摘要(475) PDF(42)
摘要:
以竹材加工剩余物为原料进行水热处理、高温炭化、水热炭化预处理,并制备成无胶模压材,对其材色、剖面密度、XRD、红外光谱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温炭化、高温水热两者总色差大于水热处理,高温炭化对材色影响要大于水热处理;预处理无胶模压材表面0~2 mm范围内密度增加且升高较快,芯层分布相对均匀,水热炭化无胶模压材总平均密度大于水热处理、高温炭化和未处理且分布均匀;水热处理能提高纤维素结晶度,而高温处理下降了5%,水热炭化降低了3.4%;高温炭化和水热处理对纤维素特征峰没有影响,半纤维和木质素特征峰产生了变化,高温炭化对加工剩余物羰基影响要大于水热处理。
基于敏感度-主观偏好矩阵的宜兴竹海视觉景观关键区识别
姜小雨, 范少辉, 尹子旭, 张美曼, 官凤英
2020, 39(3): 78-90.
摘要(552) PDF(55)
摘要:
为识别宜兴竹海视觉景观的关键区域,以江苏省宜兴市宜兴竹海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域,把宜兴竹海聚集人群较多的11个观景平台为研究对象,运用ArcMap10.2处理视觉敏感度的3个客观分量——相对坡度(Sa)、相对距离(Sd)和出现几率(St),对景观视觉敏感度进行分析,使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获得70名专业人员的主观偏好评分值,综合GIS和SBE法的评分结果,采用重要性-表现分析法(IPA法)构建研究区视觉景观的敏感度-主观偏好矩阵,将宜兴竹海划分为4个视觉景观区域并依据分区结果对竹林景观保护、景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由结果可知:百竹园、嬉水池观景平台的景观敏感度、主观偏好评分双高,属于宜兴竹海的"视觉景观关键区",苏南第一峰、寂照禅寺观景平台的主观偏好评分高、景观敏感度低,属于"景观自然发展区",太湖之源、入口广场、冒龙池观景平台的景观敏感度高、主观偏好评分低,属于"景观优先改进区",索桥凌波、观瀑阁、赏竹亭观景平台的景观敏感度、偏好评价双低,属于"景观次优先改进区"。构建矩阵兼顾主客观因素对视觉景观优劣进行评价,使用GIS空间分析量化抽象的竹林视觉景观数据,主观偏好评分法反映公众对竹林视觉效果的真实感受,为旅游区景观视觉评价及关键区识别提供方法。
嘉定竹刻工艺文化特性研究
徐祥, 陈红, 周璟瑜, 张文福
2020, 39(3): 91-94.
摘要(496) PDF(50)
摘要:
嘉定竹刻以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闻名于世,其起于明代正德年间,兴盛于清代康雍乾时期,没落于清代晚期,新中国后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该文主要介绍嘉定竹刻工艺的历史沿革、工艺流程和文化价值等,并对今后嘉定竹刻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助力嘉定竹刻工艺新发展。